详情
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代表着品牌形象和信誉。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权人对其注册商标的独占使用权,受到法律保护。间接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通过提供销售、许诺销售、或者其他帮助等方式,诱导、促使他人实施直接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这种行为虽然没有直接侵犯商标权,但却为直接侵权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那间接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本文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介绍,感兴趣可以一起来看看!
间接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主观过错:间接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人必须具有主观过错,即明知或应知他人将实施直接侵犯商标权的行为而为其提供帮助。主观过错是判断行为人是否承担侵权责任的重要依据。
2.诱导、促使他人实施直接侵权行为:间接侵权行为人必须通过提供销售、许诺销售或其他帮助等方式,诱导、促使他人实施直接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这种诱导、促使的行为是间接侵犯商标权的必要条件。
3.未经商标权人许可:行为人必须未经商标权人许可而实施上述行为。如果行为人获得了商标权人的许可或属于商标权人授权的经销渠道,则不构成间接侵权。
4.损害后果:由于间接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为直接侵权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会导致商标权人和消费者受到经济损失、商誉受损等损害后果。损害后果的判定是认定侵权行为的重要依据。
5.因果关系:间接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与直接侵权行为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即因为间接侵权行为的存在,直接侵权行为才得以实施。如果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则不构成间接侵犯商标专用权。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和赔偿损失。
2、行政责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其管理的商标侵权案件,在查清事实后,对已构成侵权行为,有权采取如下行政处罚措施:
(1)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封存或者收缴侵权商标标识。
(3)消除现存商品及其包装上的商标。
(4)收缴直接、专门用于商标权的模具、印板和其他作案工具。
(5)责令并监督销毁侵权物品。
(6)罚款。
(7)责令赔偿损失。
3、刑事责任:商标法规定,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国新刑法第三章第七节用了三个条文对侵犯注册商标的犯罪做了详尽的规定。
间接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上文内容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介绍,防范间接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需要企业、政府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企业应加强品牌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经销体系;政府应强化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消费者应提高保护意识,积极举报侵权行为。大家若还有其他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大家咨询鱼爪网在线客服!
详情
咨询
详情
咨询
详情
咨询
详情
咨询
企业行业:贸易类
纳税类型:小规模
经营时间:1-2年
注册资本:100-500万
详情
咨询
企业行业:贸易类
纳税类型:小规模
经营时间:1-2年
注册资本:100-500万
详情
咨询
企业行业:贸易类
纳税类型:小规模
经营时间:1-2年
注册资本:100-500万
详情
咨询
企业行业:贸易类
纳税类型:小规模
经营时间:1-2年
注册资本:100-500万
详情
咨询
主营类目:服务大类
商城类型:旗舰店
商标类型:R标
所在地区:华南地区
详情
咨询
主营类目:服务大类
商城类型:旗舰店
商标类型:R标
所在地区:华东地区
详情
咨询
主营类目:家装家具家纺
商城类型:旗舰店
商标类型:R标
所在地区:华东地区
详情
咨询
主营类目:保健品及医药
商城类型:专卖店
商标类型:R标
所在地区:华东地区
详情
咨询
¥8800.00
¥8800.00
¥15700.00
¥24400.00
¥24400.00
¥15700.00元
¥9100.00元
¥9100.00元
¥15700.00元
¥8800.00元
¥15700.00元
¥8800.00元
¥24400.00元
¥15700.00元
¥323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