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的判断原则是什么?-鱼爪网

HI,下午好,欢迎来到鱼爪虚拟资产交易网!

热线服务: 400-902-9915
我要检举维护您的权益,净化交易环境
0/400
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产权 专利侵权的判断原

专利侵权的判断原则是什么?

发布者:鱼爪网 点击:301 发布时间:2025-10-15
152025-10

专利侵权的判断原则是什么?专利侵权的判断需以法律框架为基础,结合技术特征对比与司法实践中的核心原则。判定过程需遵循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禁止反悔原则及捐献原则,同时需综合考量专利有效性、行为违法性、主观过错及因果关系等要件。下文内容是我们为大家做的相关整理,感兴趣可以一起来看看!

专利侵权

1、技术特征对比的核心原则

全面覆盖原则是侵权判定的基石。该原则要求被控侵权物必须包含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例如,某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包含“A(传感器)+B(控制器)+C(执行机构)”三个技术特征,若被控产品仅具备A和B,或C的功能通过其他技术手段实现但未覆盖专利中的C特征,则不构成侵权。司法实践中,法院会通过技术特征拆解对比,确认被控物是否“完整复现”专利技术方案。2025年某地方法院审理的“智能门锁”侵权案中,被告产品因缺少专利中“生物识别模块与云端服务器实时交互”的特征,被判定未全面覆盖,从而未构成侵权。

等同原则作为全面覆盖原则的补充,允许在技术特征存在差异时,通过“手段-功能-效果”三要素判断是否构成实质相同。若被控物采用“蓝牙模块替代专利中的Wi-Fi模块”,但两者均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功能,且传输效率、稳定性等效果相当,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替换方案,则可认定侵权。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无人机避障系统”典型案例中,被告产品使用“激光雷达”替代专利中的“视觉摄像头”,但法院认为两者均通过探测障碍物距离实现避障功能,且探测精度、响应速度等效果无实质差异,最终判定侵权成立。

2、权利边界限定的特殊原则

禁止反悔原则旨在防止专利权人通过“出尔反尔”扩大保护范围。若专利权人在申请或无效审查程序中,为获得授权或维持专利有效性,对权利要求进行了限缩性修改(如将“金属材料”修改为“铝合金”),则在侵权诉讼中不得将修改前更宽泛的技术方案纳入保护范围。2025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理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案中,原告在无效审查中将权利要求中的“电池容量≥50kWh”修改为“电池容量50-60kWh”,被告产品电池容量为48kWh,法院依据禁止反悔原则,未将修改前的范围纳入保护,最终判定不侵权。

捐献原则则针对专利文件中的“技术方案披露”与“权利要求保护”的分离问题。若专利说明书或附图中描述了某技术方案,但未将其写入权利要求,则视为专利权人“捐献”该方案给社会公众,不得在侵权诉讼中通过等同原则将其纳入保护范围。例如,某专利说明书描述了“通过语音指令控制设备”的技术方案,但权利要求仅保护“通过触摸屏控制”,则他人实施语音控制方案不构成侵权。2025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在“智能家居系统”案中明确,捐献原则的适用需满足“技术方案在说明书中充分披露”且“未被权利要求覆盖”两个条件,防止专利权人通过“隐性保留”技术方案限制竞争。

3、侵权认定的综合要件

专利有效性:若专利被宣告无效(如因缺乏创造性、公开不充分等原因),则侵权诉讼失去基础。202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年度数据显示,专利无效宣告案件中,因“权利要求得不到说明书支持”被无效的比例达32%,此类专利自始不具备法律效力。

行为违法性:需排除法定免责事由,如“专利权用尽”(专利产品经专利权人或被许可人销售后,他人再次销售不侵权)、“先用权”(在专利申请日前已制造相同产品或使用相同方法)、“临时过境”(外国运输工具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使用专利技术)等。

主观过错与损害因果关系:虽专利侵权一般适用“无过错责任”(即无需证明侵权人主观故意),但若侵权人能证明其“不知且不应知”专利存在(如通过合法渠道采购、尽到合理审查义务),则可能减轻或免除赔偿责任。同时,需证明侵权行为与专利权人损失(如销量减少、许可费损失)存在直接因果关系。2025年某“医疗器械”侵权案中,被告通过举证其产品未进入原告市场区域,成功切断侵权行为与原告损失的关联,最终未被判赔。

4、司法实践中的动态平衡

近年来,司法机关在专利侵权判定中更注重“技术贡献与保护范围的匹配”。例如,对“开创性发明”给予更宽泛的保护,对“渐进性改进”则严格限定保护范围。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专利授权确权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在判断创造性时,需考虑“技术问题是否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效果是否显著”等因素,避免“过度保护”阻碍技术创新。同时,法院通过“技术特征分解”“功能效果对比”等细化方法,提升侵权判定的可操作性。例如,在“5G通信模块”侵权案中,法院将权利要求分解为“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前端单元”“天线接口”三个技术特征,逐一对比被控物,最终因射频前端单元的频段覆盖范围差异,判定未构成全面覆盖。

专利侵权的判断原则是什么?以上是我们为大家做的相关整理,专利侵权判定是法律逻辑与技术分析的深度融合。全面覆盖原则与等同原则构成技术对比的核心框架,禁止反悔原则与捐献原则划定权利边界,而专利有效性、行为违法性等要件则从法律层面完善判定体系。若你还有其他专利问题想要了解,可咨询鱼爪在线客服!

相关标签
专利侵权 相同专利侵权 专利侵权补偿 专利侵权投诉 处理专利侵权 包装专利侵权
相关推荐
精选商品

提交需求

快速匹配专业顾问